2013/10/09

越南旅行筆記


九月,上半個月,幾乎在整理過去中度過,自2006年起,四次越南住旅生活,一萬多張照片,讓喬西日日陷入刪除分類彙整的難捨難清苦惱裏。

<夏天好食光旅行聯合企劃認識越南的第一堂課> ,準備這簡報,大概是離開銀行後,最接近坐辦公桌上班的日子了,除了招呼來客外,幾乎就是躲在小夏天某個角落,一下子挪去那一下子移回來,鍵盤上的手指有時飛揚有時遲鈍,但總不離小方餐桌,有時老實只用一張,有時霸著兩張。簡報內容編排文字說明各式版本,也像換位置一樣,一換再換。調整字句大小間隔與字型時,不時堅持一致的美感,也不時竊笑-> 誰會管這條線或逗點,有跟沒有的差別在哪裡?

我內心比任何人都清楚,這算是小夏天回顧過去,歸零再出發的階段性整理。一點也不想馬虎,即便只是顆逗點,也得擺在自個兒覺得順眼的位置,似乎這樣才足以表達我對這麼多實現夢想的日子,所想致意的虔敬。

9/15在旅人之森不藏私分享{認識越南的第一堂課}之後,湊巧地,隔日又飛越南。就這麼剛剛好接著,第五次。已逐漸熟悉的越南點滴裡,再進一些一直存在哪裡,但還陌生的越南。

10月了。去了又回來了。

除了依舊到河內(Hanoi),胡志明市(Ho Chi Minh City)看看越南老朋友們,也終於第一次走訪世界背包客熱愛的中越城市:順化(Hue)與會安(Hoi An)。一路從北玩到南,從河內,順化,會安,吃到胡志明市。別具意義的還有,這次,好朋友貝蒂同行。偏執一點來說,借用她臉書留言給朋友的感受來描述:

「ㄧ天只有[飽,好飽,撐死了],好懷念餓的感覺。」






上面粗體字的說法,挺貼近行前我所想要達成的目標:
非要她嚐過我所嚐過的美味。沒有100%,也要70-80%。(呵呵~)

論吃的份量與種類,相較於她,容我大膽定義自己是越南美食探勘的料。貝蒂在越洋電話裡跟美寶說的,算是見證。她們談話內容大多繞在喬西胃是無底洞,好像永遠吃不飽等字眼,常一餐不漏地形容一天內我所吃過的食物。還好,路邊攤小桌小板凳旁,從他們面部表情與眼神看來,應該都是聽不懂中文的,不然,當下正在吃水果沙律的我,不但無暇辯解也沒立場抗議。

胃知道- 畢竟不是回越南,是去越南旅行。一趟只有數天,大餐小吃,如不高頻率地吃,可惜。

況且,到越南吃東西對我而言,已經不只是享受或飽足的層次而已,還得進行食物拆解,分析所含食材與調味,拍照存證當然也是必要過程。

除了食物,還深刻感受幾件事:

→ 日本與韓國深入耕耘越南。 
記得那天Facebook裡和友人私訊,把這田野調查跟他分享,大喊日本人細膩的程度令我油然升起敬畏之心,然後彼此呼喊,其實各行各業,大家皆處於資訊的洪流裡,有時心好慌……最後,拉回現實互相勉勵,結論大概類似:「盡其在我」之類的。與其膚淺的知道很多,不如就深刻的專注吧!



→ 河內女生朋友婚禮。越南女生18-25歲,是黃金結婚期,30歲後乏人問津,岌岌可危,家人親友壓力超高。不過據說,有能力經濟自主的女性,所受壓力相對減輕。





→ 順化傳統菜市場。越南菜運用大量新鮮香草,光從市場攤位所售品項,一眼看穿不是難事。






→ 順化米製品的世界。道地順化米線和各式稞品。





→ 會安古城街道上的中日法越混搭風情。名產炸餛飩白玫瑰與高樓麵





→ 會安傳統菜市場裡的廚房料理工具。削切刨雕花拉絲,這樸實工具的背後,細膩的越南婦女,在簡樸的物質生活裡,企圖透過擺盤來豐富餐桌風景的心意。而這企圖,最後竟發展成越南菜的特色之一。仔細想想,和法國菜講究食材呈現於食物器皿的美感,還真有異曲同工之妙。




→ 會安引人省思的好店: Reaching out Tea house/Art&Crafts
詳細專文請至此連結 http://petitete13.blogspot.tw/2013/10/reaching-out-tea-houseart.html

0 意見: